为实现安全稳定和质量可控的目标,验收部门必须坚持“三检一验”制度,将产品安全特性转化为产品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围绕体系建设、要素控制、精细化管理等重点,严格予以落实。
(一)规范标准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1.完善验收管理,细化工作标准,明晰工作流程,以岗位职责和标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为主修订《检修质量检验管理办法》。针对承验的货车整车生产资质、扩散产品等零部件生产资质、技术加装改造项目文电,梳理各项验收依据,并进行 “清、修、废、补、建、学”,形成长效机制。
2.按照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新颁布的规章制度,修订完善《货车验收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货车验收各作业岗位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产品实物及其检验结果的确认和接收。同时根据规程、技术标准以及现场工艺流程、工序设置、设备配置、作业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出修订意见,说明修订原因和修订内容,完成换版和发布。
3.优化质检、验收作业流程,进一步推进质验融合。突出“三检一验”制度,明确质检、验收交检交验的流程和标准,发挥质验一体的优势,提高信息传递和质量管控效率,确保产品检修质量达标。
(二)坚持问题导向,实行精准验收
1.针对国铁集团季度运用货车典型故障反馈率通报、局集团公司进行段修车质量进行网络抽查问题,以暴露出的问题为导向,积极查找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认真落实段“八项内控措施”,堵塞质量管控漏洞。联合组织召开段验联席会议,下发《厂(段)长建议书》(车统-92)、《回修通知书》(车统-93)、《验收质量通报》,及时将质量问题向生产部门进行沟通,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按期进行整改,实施闭环管理,确保问题逐项销号。
2.结合国铁集团、局集团公司通报的各项事故案例和典故通报,实施精准验收,结合“八防”安全关键环节,开展以涉及铁路运输安全的重点故障和事故隐患的工艺攻关活动,重点关注“人、机、料、法、环、测”等关键因素,有针对性的加强“四板加附件”(门板、地板、墙板、端板、车体附件禁止不型补、禁止不挖补、禁止不搭梁)、“制动试验六必须”(必须过球试验、必须涂肥皂水、必须测量闸调器行程、必须加尾表、必须加试块、必须涂打强化标记)、“钩缓检测三加强”、“强化轮轴五关”(收入检查关、车轴探伤关、轴承选配压装关、关盖磨合关、支出选配关)等易发、多发故障部位的检查和验收。
(三)发挥体系效应,加强能力建设
1.突出从实物质量为主转向实物质量与体系并重的特点,对发现问题的由粗到细,由表及里,依托推行质量保证能力建设,发挥质量管理体系效应,每半年开展一次三对三查(对规、对图、对标,查管理、查工艺、查纠正/预防措施落实情况),查找“人、机、料、法、环、测”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根本上提升产品质量。
2.强化车辆配件及重要零部件源头质量控制,严格对生产单位制造、维修资质的有效性进行复核,依法依规开展入段复验工作。验收员对抽样检查时发现的异常产品或引发批量质量故障的同类产品,应加倍抽样,杜绝批量性问题发生。对有寿命管理和存放期限要求的产品,应核对其生产时间,防止过期产品入库。对抽样检验判定批次不合格的零部件,应拒验处理,防止不合格产品入段、装车、使用。
(四)加大追责力度,完善激励机制
加大追责力度,严格问题追溯,一旦发生事故和严重安全隐患,做到依规追责。建立完善验收考核激励机制,将检修质量过失与验收员业绩考核挂钩,对事故和严重安全隐患追溯安全管理和履职过程,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失职行为,进一步增强验收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同时坚持正向激励,加大对防止铁路交通事故、设备故障等一次性奖励力度,激励全体验收人员在工作中争先出彩,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五)依托大数据应用,加速信息化建设
积极利用当前验收使用的TRCDS、 YMIS、作业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信息库,进一步强化质量信息、产品信息、检修信息管理,加速验收信息化建设。通过数据分析找准产品制造和检修工艺上存在的缺陷和质量问题,实现对验收质量安全数据信息的及时采集、系统分析、科学评估、有效预警,向车辆段管理者提供有效决策依据。同时针对性进行整治,提升安全技防水平。
(六)实施星级管理,提升队伍技能
认真研判检验人员在基本规章、作业标准、作业指导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按照“靶向培训”要求,开展差异化、个性化的精准培训,形成质检员、验收员自主学规章、学技术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实施岗位“星级”管理,引导检验人员岗位学习、岗位实践、岗位成才,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树立典型验收项目,选取能够代表货车验收作业的项点,完善验收示范岗,以点带面,促进验收队伍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以典型验收岗位为引领,突出对验收技能和技术标准掌握的检验,打造一支具备“工匠”精神、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解决问题能力强、现场管理水平高的一专多能的验收专家队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