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我与石化共成长

时间:2024-07-07 12:52:28
我与石化共成长[本文共821字]

“我是个油二代”,对于初次相识的系统以外的人,我总会这样介绍,是中国石化江汉油田的。当有人夸我声音好听时,我总会这样回答:我说的是油田普通话。

1967年,那时候交通不便利。母亲牵着10岁的姐姐,抱着1岁的我,从四川自贡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出发,几经周折来到重庆朝天门码头乘船,沿江而下,三天两夜后才到达沙市码头,随后父亲带着我们坐上解放牌大汽车来到江汉油田,原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从此这里就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50多年前,父亲作为地质工作者,来到这里参加江汉油田大会战,并参与了潜江凹陷钟市构造钻探的湖北省第一口自喷油井钟1井的勘探开发。父亲对石油勘探开发的感情感染了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进入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成为第二代石油人,并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油田兴盛和萧条期,享受了油田1244等福利,见证了油田的发展壮大。

现在的我时常怀旧。虽然,许多往事随着岁月流逝渐渐淡忘,然而,美好的东西却始终留存心中。常常怀念儿时1分钱的冰棒、左邻右舍的“百家饭”、露天电影……常常想起上课时间轮流在水稻试验田赶麻雀、大田里帮着拾黄豆、花生、麦子等农作物,以及徒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在田里一边戏闹一边摘棉花、睡稻草铺就的大通铺、抢着洗碗就是为了吃锅巴饭的场景,尤其是自带板凳上小学一年级的事情在脑中依稀可见。会战初期的江汉油田还没有正规学校、敞亮教室和像样的桌椅,荒芜的空地就是操场,简陋的席棚房就是教室、自带的各式板凳就是书桌。

随着油田的开发和时代的进步,如今的校园和教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室经历了最初的四面通风的席棚房、活动房板、食堂大堂、改造的仓库、新建平房的教室,现在的楼房校舍整齐漂亮、冬暖夏凉,教学试验设施先进,软基跑道等齐备多了。原先的荒芜沼泽之地,兴建起一座座现代企业,我所在的中国石化机械公司已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基地和全国石油装备制造基地。校舍环境和企业建设的变迁正折射出江汉油田、中国石化乃至整个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变化。

眼看就到退休的年龄了,说起对中国石化的记忆,对油田建设的最深记忆,恐怕就是歌里唱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特显豪情、特给力量。(吴丽华)

《我与石化共成长[本文共82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